新疆某地灌區信息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平臺案例分享
灌區信息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平臺
灌區信息化管理平臺
灌區量測水
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信息化管理平臺
應用背景

新疆某地為干旱灌溉農業區,灌溉面積約11萬畝,通過灌區渠道為農田輸配水。目前配水和計量方式仍以人工為主,配水時通過電話調度人工開啟和關閉閘門來進行水量控制,現場讀取水尺水位并換算出流量值,工作量多、誤差大、效率低。
因此,該地參照《自治區水權改革和水市場建設指導意見(試行)》建設干渠、支渠和斗渠計量監測站點共51處,并搭建灌區信息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平臺。推動灌區信息化建設,實現灌區水資源總量和利用情況的實時監測與統計,提升農業灌溉用水管理能力,使調水配水更加及時精準,有力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,提高水資源利用率。
平臺構成

|
? |
平臺特點

水利綜合一張圖
▍對灌區內所有的計量點、渠道、量測數據進行綜合展示。通過一張圖顯示相關統計數據、用水曲線、測點位置、渠道走向。
量測水和GIS系統
▍實時顯示干渠、支渠、斗渠各監測點水位、流量、流速等數據。
水費計收管理
▍針對各用水小組進行預付費充值管理、水費結算、用水和充值統計。
配水定額管理
▍輔助制定灌區各用水單位的用、配水計劃,根據各用水計量點測報的數據情況,對配水計劃和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和考核,提高灌區用、配水管理效率。
水權分配和交易
▍根據各用水小組的農業需水量和灌區可供水量,分配初始水權,設置階梯水價,開展水權交易,實現水資源的余缺調劑和二次優化配置。
工程巡檢
▍線上創建“渠道、設備、配水、水工建筑物”等巡檢工單,通過手機APP進行巡檢記錄,及時反饋結果,提高運維效率。